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能源是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能源革命與產業升級密切相關,不僅是“雙碳”工作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我國能源發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新型能源體系的構建,需要發揮多種能源的融合優勢。當前,我國能源體系仍然存在各能源種類相互獨立、難以跨系統耦合優化等問題。不僅要突破各種能源自身發展的關鍵技術,還要突破各類能源之間互相聯系的技術壁壘,促進工業流程再造的技術創新。這些也是構建我國新型能源體系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難點問題和重點創新方向。
能源科技革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必須發揮引領作用。當前,能源革命、工業革命、科技革命與人工智能互相疊加,如何結合國家體制機制優勢,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索。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針對國家能源革命、產業升級及“雙碳”目標的重大國家需求,一直在積極探索體系化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2017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指導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聯合院內能源領域20余家科研單位,牽頭建設中國科學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打造能源科技“集團軍”。通過系統分析,我們提出“多能融合”技術創新路線和“四主線、四平臺”多能融合技術體系,在“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等項目的支持下,開展跨學科、全方位和高強度的協同創新探索。截至目前,完成了63項關鍵技術突破,示范類項目全面開工55項。
在技術創新的同時,我們積極推進我國典型區域多能融合為特征的新型能源體系示范。引導企業、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投入到示范工程建設中,促進大規模、系統性的技術示范工程落地,為全國同類型區域探索低碳化轉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融合模式,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提供先行先試經驗。
“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跨領域、系統化布局不僅有巨大的創新空間,還會產生巨大的總體節能減排效果。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體系,能夠切實提高能源儲備和保障能力,保障我國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為此,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加快實現能源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綠色發展之路走得更遠更好。
(作者:劉中民,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